首页

舔脚文章

时间:2025-05-26 11:43:38 作者:日照市东港区:奏响乡村振兴山海协奏曲 浏览量:21030

  中新网扬州12月7日电 (朱晓颖 崔佳明)7日,2024中国·扬州木版年画学术交流会在扬州金陵大饭店举行,逾50名木版年画专家学者、非遗传承人等相聚在江苏扬州,共同探讨木版年画的历史沿革和现实意义。

12月7日,逾50名专家学者齐聚江苏扬州,探讨春节木版年画保护传承。 扬州博物馆供图

  年画,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具有辞旧迎新、驱邪避灾、迎福纳祥、道德教化等多种功能,一直以来广受欢迎。它起源于远古时的原始宗教,历经唐、宋、元、明、清不断传承创新,绵延千载。早在汉代时,年画便已出现了门神雏形。此后,随着唐代佛经版画的发展、雕版技术的成熟,以及宋代市民文化的发展,木版年画于宋代逐步普及,并在明清之际步入成熟发展期,日臻繁盛。

年画,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具有辞旧迎新、驱邪避灾、迎福纳祥、道德教化等多种功能,一直以来广受欢迎。图为扬州博物馆展出的年画。    扬州博物馆供图

  “凭借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、发达的雕版印刷技艺、高超的书籍插画艺术,以及广阔的商品销售市场,扬州木版年画在明代中期应运而生,于清代康乾时期得到长足发展,并于清嘉道年间至民国时期达到鼎盛,薪火相传、生生不息。”扬州博物馆馆长束家平在交流会上说,得益于便利的交通条件,扬州木版年画注重南北交融,呈现出世俗文化和精英文化相结合的独特风格,并在构思立意、题材内容、艺术风格、刻印技术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特色。在扬州博物馆的不懈努力下,2023年11月扬州木版年画成功入选江苏省《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·扩展项目名录》,进一步推动了扬州木版年画的保护、传承和利用工作。

春节,中国人贴春联、贴门神习俗历史悠久。扬州博物馆供图

  交流会上,专家学者从比较视域下长江流域木版年画的典型代表及艺术特色、大运河流域的木版年画研究、木版年画的收藏现状和保护措施、木版年画在新时代的活化和创新实践、实现木版年画大众化和产业化所面临的问题、传统木版年画的海内外传播与影响六个方面进行交流。

  扬州文化学者周鑫说,雕版年画这个符号从远古“结绳记事”便已经产生,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变迁,无论是北方的杨柳青、凤翔、杨家埠还是南方的桃花坞、绵竹等地,都有着极其精彩的雕版年画作品,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最浓墨重彩的文化符号。

  春节是中国人最有仪式感的节日,今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通过评审,决定将“春节——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”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。

  “张贴年画是传统春节的习俗,在当代如何把这一习俗发扬光大,需要有创新思路和创新方法,包括数字化呈现、年画文创产品的开发等。”扬州大学中国大运河研究院执行院长黄杰如是说。

 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迎接2025年春节到来,2024年12月1日至2025年2月28日,“年年有福”扬州木版年画展在扬州博物馆开展。扬州博物馆相关工作人员介绍,此次展览遴选百余件(套)馆藏文物精品,以全面展现扬州木版年画的发展简史、工艺流程和区域特色,期待观众在品赏五彩斑斓的年画艺术之余,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观念、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。(完)

【编辑:刘欢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(经济观察)新潮饮瞄准都市新消费

补短板,提升就业质量。我国制造业加快向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转型,对许多一线岗位提出更高的数字技能要求,并催生了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等新职业。填补新型技能人才缺口,企业自主培养能力有限,智慧就业服务则大有可为。比如,将就业与培训紧密结合,运用短视频等平台开发、推广技能培训课程,帮助落实终身职业技能培训,这有助于加快提高劳动者素质,实现更高质量就业。

安徽颁30条举措促经济 将助至少5000家次企业出境拓市场

北京海淀:“新白菜剁碎凑厨余”事件属实 责成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

据乌克兰国家通讯社当地时间2月22日报道,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签署了一项法令,批准外国人和无国籍人士可在乌克兰国民警卫队服役。

贵州榕江:打造“村超”2.0版本 全民共享“村超”流量

在3月20日的座谈会上,总书记强调,努力提升粮食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。他说,要高质量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、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,“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”。

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原党组书记、董事长谭瑞松接受审查调查

“衷心希望沙方作为本届博览会主宾国组织高规格代表团出席盛会,诚邀沙方各界朋友来宁参会参展,在深挖互补优势、发掘合作潜力、实现互利共赢中共享中国机遇、逐梦美好未来,共同谱写新时代中阿经贸合作新篇章。”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